尼日利亚哪位先知去世了
 尼日利亚北部一个主要是穆斯林聚居的省份的官员11月26日向当地穆斯林呼吁,要求他们团结起来处死在“世界小姐”选美期间撰写文章“亵渎”宗教先知的尼日利亚报纸的作者。
尼日利亚扎姆法拉省的信息专员当天称,该省政府已签署了一道伊斯兰教的“法学裁决案”,要求对《这一天》报纸作家、撰写了亵渎宗教先知的作家丹尼尔处以死刑。丹尼尔的这篇文章在尼日利亚引发了一场大规模的流血冲突,有超过220人因此而丧生。
对丹尼尔实施死刑的可能性非常小。因为她居住在尼日利亚首都拉格斯。据传,目前她可能也为了躲避宗教迫害而逃离尼日利亚。但显然,这一宣判进一步恶化了地区局势。
11月16日,就在“世界小姐”大赛在尼日利亚首都拉格斯拉开帷幕后不久,一份名为《这一天》的报纸在头版发表丹尼尔的一篇“亵渎”宗教先知的文章。丹尼尔在文中写道:“教徒们总觉得让92个女人来到尼日利亚,并让他们进行‘真空表演’是很不道德的。但先知会如何看待此事呢?坦白地说,他很可能会在她们中选出一个来做自己的妻子。”在文章旁边,该报还用大版面配上了60多名参赛者的照片。
这一“重磅炸弹”抛出后,尼日利亚宗教事务最高委员会立即谴责了《这一天》报纸的做法。而《这一天》也于21日刊登声明,宣布撤回这一文章,并配发了一篇向当地宗教徒的道歉信。道歉信中说,他们根本没有侮辱当地宗教的意思,报社的多数领导也是虔诚的教徒。此外,他们在刊发这篇文章前就意识到可能有问题,但因为“管理”上的失误,才让文章“泄漏”了出去。
但愤怒的教徒们还是将该报视为“邪恶的代言人”,并于当地时间21日早8:00走上街头举行示威游行。在部分极端分子的怂恿下,示威人群焚烧了《这一天》报社位于卡杜纳的办事处
《先知》主要讲了什么?
《先知》是纪伯伦的散文诗,写于1918年。
纪伯伦,黎巴嫩著名的诗人、散文作家和画家。
在纪伯伦的所有散文诗集中,《先知》被认为是他的“顶峰作品”,是他用全部心血浇灌出来的智慧之果。无怪乎被称作是“东方赠送给西方的最好礼物。”纪伯伦在《先知》中是以一位智者、一位“先知”、一位“至高的探求者”的身份出现,要人们去思考“生和死中间的一切”问题,其中包括爱与恨、美与丑、善与恶、罪与罚、工作与逸乐、理性与热情、法律与自由、婚姻与友谊、教育与宗教等等。他要把他所发现的“生活的美”传达给人们,他要把人类的“真我”披露给人们。他自信地掌握了“爱与美’的真理,他发现了“生与死”的秘密。而他所发现的真理,就是他在《先知》的尾声中说的,实际就是“你们意念中所知道的事情”,只不过他又用自己的语言说出来而已。而他所要披露的“真我”,实际上就是“人类本身所蕴藏的‘无穷性’”,而人们如果能摆脱精神上的一切束缚和枷锁,实现了本身所蕴藏的这种“无穷性”,那人们就会成为“巨人”,人类也就真正得到了自由。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纪伯伦是一个真正热爱着人类、真正希望人类获得自由、从精神上获得解放的人,他是一个向往着人类美好未来的积极人道主义者。纪伯伦希望人类不要再过“在日中匍匐取暖,在黑暗里钻穴求安”的那种动物一样的生活。不要成为眼睛只是盯着食槽的庸人俗子。
《先知》在艺术上充分体现出了纪伯伦的创作风格。它不仅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并且从头到尾全篇都充满美妙的比喻和象征手法。虽然它是富于哲理的散文诗,但人们读起来,却并不感到枯燥。诗人用形象、生动而又优美的语言把许多事物既对立又统一的道理深入浅出的讲了出来,阅读《先知》的时候,深感诗人那些闪烁着智慧和光辉的深邃的思想宝藏,使人犹如深入宝山,俯拾皆是,真是字字珠玑,妙语连篇,从形式到内容,都使人耳目一新,得到美的享受。
纪伯伦前期的小说创作获得了辉煌的成就,促进了阿拉伯小说的发展。他的小说的特点是富于现实性和战斗性,愤怒地揭露了封建统治者的专横和教会的凶残。
实际上,纪伯伦的小说也非常接近散文诗,它们并不以情节的安排和性格的刻画见长,而以人物大段的抒情倾诉为特色,通过抒情,反映出一定的社会现实,并对腐朽的旧制度作出强烈的批判。他后期创作的散文和散文诗,主要是表现对爱和美的追求,它们通常都具有深刻的现实内容和强烈的战斗气息,这突出表现在他的反对压迫和同情穷人上面。他在新的时代复活了早期基督教憎恨富人同情穷人的革命精神。他也常常拿富人和穷人生活作鲜明的对比,为孤儿寡妇呼救,为被压迫者鸣不平。由于理想和现实之间存在着尖锐的矛盾,纪伯伦对于他祖国的人民,是既哀叹他们的不幸,又怨恨他们的不觉醒。
因此,他常常感到自己在人民中间是一个孤独的陌生人,一个没有人理解的先知,加之他在创作的后期,受到尼采哲学的影响,以及受欧洲浪漫主义文学的熏陶,这使他的散文和散文诗不免存在着比较浓厚的宗教气息和渗透着一种忧郁情调。虽然如此,他的作品并不是消极的。他深信黑夜必将过去,光明必将到来。
《先知》的作者是谁?
《先知》是纪伯伦用多年心血浇灌出的艺术之花,是他“精神孕育的最好的胎儿”,也是他来到世间想说出的那句最重要的“话”。从青年时代起,他就在酝酿这部作品。最早的版本是用阿拉伯文写成的。定居纽约后,他又写出了英文初稿。在正式出版前的几年里,五易其稿。书中的哲理可以说是纪伯伦爱与睿智的结晶,其深邃广博几乎达到了人类精神修养所能及的最高境界。《先知》之所以可以历久弥新,不受时间的限制,正因为它直接表达了“真理”。纪伯伦视《先知》为一生最大的成就,他曾经说过:“我想,自我从黎巴嫩山构思《先知》一书开始,我就已和它寸步不离了,它仿佛是我身体的一部分……在我完成4年之后才将其付印,因为我想要确定,非常地确定,书中的每一个文字都必须是我的最佳贡献。”这的确是一本奇妙的著作,它满足了个别心灵的需求,哲学家认为它是哲学,诗人称它是诗。青年则说:“这里有一切蕴涵在我心中的东西。”老年人说:“我曾不断追寻,但却不知追寻为何?但在我垂暮之年,我在这本书中找到了我的宝藏。”
诗人纪伯伦巧妙地为《先知》安排了一个小说式的故事框架:主人公艾勒·穆斯塔法,一个“被选和被爱的”东方智者,滞留海外奥法利斯城12年,一直企盼着回到自己出生的小岛。一个秋日,他登高远眺,看见故乡的船从烟雾中徐徐驶来。他心中充满喜悦和激动,但又不忍离开这度过漫长岁月的地方。城中的男女老少都来送行,在城中的圣殿广场,人们请他讲说真理,披露他们的“真我”,告诉他们“关于生和死之间的一切”。他怀着诚挚的感情一一回答了众人的提问。在发表了充满祝福和希望的告别之辞之后,水手们扬帆起锚,航船向东方驶去。
清新隽永的诗句凝结着纪伯伦对人生和社会的深刻哲理思考。他力图站在俯瞰世界的历史高度,向全人类宣示自己发现的真理。每段议论中都渗透着纪伯伦与众不同的见解,它们往往与传统的教诲大相径庭,甚至截然相反,但却显示出作者视角的独特性和思考的深刻性。
《先知》不仅具有明晰的哲理性,而且具有浓郁的抒情性。抒情和哲理的结合,使整个作品真切感人。无论是主人公的内心独白,还是市民们的送别话语,都充盈凝重,表达出诗意化的感情。
作品语言是独具特色的,严肃中不失温馨,启示性和感染力并重。这种风格被称为“圣经式的语言”,把严肃的训示、诚挚的关怀、冷静的启迪、热烈的希望完美地结合起来,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传情达理的功能。
新奇美妙的比喻是《先知》具有恒久艺术魅力的一个重要原因。不论明喻还是隐喻,纪伯伦都运用得得心应手。他特别擅长通过“A是B”的句式,使比喻成为格言警句,长留读者心中:“你们是弓,你们的孩子是被射出的生命的箭”;“你们的理性与热情,是你们航行中的灵魂的舵与帆”;“思想是一只属于天空的鸟,在语言的牢笼中它或许能展翅,却不能飞翔”;“美是凝视自己镜中身影的永恒。但你们就是永恒,你们也是明镜。”这些新鲜的比喻,贴切中肯,内涵丰富,显示了作者对思考对象本质特征的深刻把握。
作品的另一个特色是它的象征性。主人公既是东方智者,又是人类完美的象征。他要返回的岛屿,既是他的祖国、故乡,又是“爱与美”的理想世界的象征。奥法利斯城既是西方世界的象征,也是整个人类社会的象征。这种双重性使作品的内蕴具有东方的和世界的两个层面。至于诗中反复出现的大海、云雾、梦幻、明镜、面纱、羽翼等意象,则是人类生存状态和生命表达方式的不同象征。大海象征生命的丰富和永恒,云雾象征生命的朦胧和神秘,梦幻象征人的渴望与憧憬,明镜象征理性和明澈,面纱象征人的真实性被掩盖,羽翼象征生命的飞翔与自由。
纪伯伦原计划写出“先知”三部曲:第一部《先知》重点写人与人的关系,第二部《先知园》重点写人与自然的关系,第三部《先知之死》则重在写人与“上帝”的关系。但诗人却只完成了前两部,给世界文学史留下了永远的遗憾。
《先知沙与沫》这部书,它的作者是谁?
纪伯伦,里面书写的文笔还是很不错的,而且也描写了中国的一些传统文化和人生的一些观念。
纪伯伦的简介
纪伯伦简介
纪伯伦(1883~1931),黎巴嫩诗人、散文作家、画家。生于黎巴嫩北部山乡卜舍里。12岁时随母去美国波士顿。两年后回到祖国,进贝鲁特“希克玛(睿智)”学校学习阿拉伯文、法文和绘画。学习期间,曾创办《真理》杂志,态度激进。1908年发表小说《叛逆的灵魂》,激怒当局,作品遭到查禁焚毁,本人被逐,再次前往美国。后去法国,在巴黎艺术学院学习绘画和雕塑,曾得到艺术大师罗丹的奖掖。1911年重返波士顿,次年迁往纽约长住,从事文学艺术创作活动,直至逝世。
纪伯伦青年时代以创作小说为主,定居美国后逐渐转为以写散文诗为主。他的小说几乎都用阿拉伯文写成,有短篇小说集《草原新娘》(1905)、《叛逆的灵魂》和长篇小说《折断的翅膀》(1911)等。《折断的翅膀》写东方妇女的悲惨命运和她们与命运的苦斗,谴责贪婪、欺诈和屈从,歌颂自尊、意志和力量。他的小说以主人公充满哲学意味的独白、对话和叙述,特别是被压迫被损害者充满激情的倾诉取胜。他用阿拉伯文发表的作品还有散文《音乐短章》(1905),散文诗集《泪与笑》(1913)、《暴风雨》(1920),诗集《行列圣歌》(1918),以及《珍闻与趣谈》(1923)、《与灵魂私语》(1927)等。他用英文写的第一部作品是散文集《疯人》(1918)。此后陆继发表散文诗集《先驱者》(1920)、《先知》(1923)《沙与沫》(1926)、《人之子耶稣》(1928)、《先知园》(1931)、《流浪者》等,以及诗剧《大地诸神》、《拉撒路和他的情人》等。《先知》被认为是他的代表作,作者以智者临别赠言的方式,论述爱与美、生与死、婚姻与家庭、劳作与安乐、法律与自由、理智与热情、善恶与宗教等一系列人生和社会问题,充满比喻和哲理,具有东方色彩。纪伯伦并自绘充满浪漫情调和深刻寓意的插图。
纪伯伦认为诗人的职责是唱出“母亲心里的歌”。他的作品多以“爱”和“美”为主题,通过大胆的想像和象征的手法,表达深沉的感情和高远的理想。他的思想受尼采哲学影响较大。他的作品常常流露出愤世嫉俗的态度或表现某种神秘的力量。他是阿拉伯近代文学史上第一个使用散文诗体的作家,并组织领导过阿拉伯著名的海外文学团体“笔会”,为发展阿拉伯新文学做出过重大贡献。他的作品已译成世界多种文字,受到各国读者的欢迎。他的作品最先介绍到中国来的是《先知》(冰心译,1931)。从50年代起,他的其他作品也逐渐为中国读者所了解。
幸福之歌
纪伯伦
我与恋人相亲相爱。我渴慕他,他迷恋我。但是,何其不幸!在这爱情中还有一个第三者,让我痛苦,也使他饱受折磨。那个飞扬跋扈名叫“物质”的情敌,跟随我们,寸步不离;她像毒蛇一般,要把我们拆散。
我在荒郊野外,湖畔,树丛中寻求我的恋人,却找不见他的踪影。因为物质已经迷住他的心窍,带他进了城,去到了那纸醉金迷,胡作非为的地方。
我在知识和智慧的宫殿里把他寻找,但却找不一,因为物质——那俗不可耐的女人已经把他领进个人主义的城堡,使他堕落进声色犬马的泥沼。
我在知足常乐的原野上寻求他,却找不见,因为我的情敌已经把他关在贪婪的洞穴中,使他欲壑难平填。
拂晓,朝霞泛金时,我将他呼唤,他却没听见,因为对往昔的眷恋使他难睁睡眼;入夜,万籁俱寂,群芳沉睡时,我同他嬉戏,他却不理我,因为对未来的憧憬占据了他整个心绪。
我的恋人爱恋我,在他的工作中追求我,但他只能在造物主的作品中才能找到我。他想在用弱者的骷髅筑成的荣耀的大厦里,在金山银堆中同我交往;但我却只能在感情的河岸上,在造物主建起的淳朴的茅舍中才能与他欢聚一堂。他想要在暴君,刽子手面前将我亲吻;我却只让他在纯洁的花丝中悄悄地亲吻我的双唇。他千方百计寻求媒介为我们撮合,而我要求的媒人却是正直无私的劳动——美好的工作。
我的恋人从我的情敌——物质那里学会了大喊大叫,吵闹不止;我却要教会他:从自己的心泉中流出抚慰的泪水,发出自力更生,精益求精的叹息。我的恋人属于我,我也是属于他的。
浪花与礁石的传说
人们喜爱大海的旖旎风光,在观赏星罗棋布的岛屿与礁岩、波光粼粼的浪花的时候,可曾知道礁石与浪花还有一段瑰丽的传说呢。
古时候,大海里没有礁石,没有浪花,连海鸟也没有。沿海人民年年风调雨顺,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
自从那一年,海里蹿出了九头蛇,不过十天半月,就要抢走一个渔家姑娘。闹得人心慌慌,再也不敢下海捕鱼了。长年不下雨,眼瞅着渔家人要活活饿死了。
村里有个俊俏的姑娘叫浪花。她聪明伶俐,勇敢善良。她听说很远的地方有一架入海桥,桥的一端直通海底水晶宫,另一端搭在宿月山上。山上住着一位白发老人,他能降妖捉怪,浪花便历尽了千辛万苦,找到了宿月山。可是围绕着宿月山的护山河挡住了她的去路。河面没有船,也没有桥,浪花焦急地哭了,她的哭声惊天动地,来了一个叫礁石的小伙子,他听说浪花要为民除害,打心里敬佩,便跳进河里,让浪花伏在他的背上,把她送过河去。分别时,礁石说:“大姐,去吧,我在这儿等着你。”
宿月山上的白胡子老爷爷,见浪花为救渔家人,满脸憔悴,遍体鳞伤,便感动地从海底下取出一根闪闪发光的银簪,对她说:“九头蛇是一个武艺非凡的老妖怪。身上长着十七根长刀刺,每根长八尺,被哪吒三太子锁在关妖山下。后来挣断了锁链,逃进大海,把龙王打败了,霸占了龙宫。每夜都得叫抓去的民女给他洗伤口,不洗就胀得难受。这九头蛇,只有中间的头,才是他的真头,只有将银簪刺进这只头的耳朵里,他才能气绝身亡。”
白胡子爷爷拿出长烟袋,让浪花坐在烟袋锅里,说声“长”,那烟袋杆便如风似火,伸进了海底。一会儿工夫,浪花便闯进了水晶宫。九头蛇正在饮酒作乐,见小妖们族拥着美丽的浪花姑娘进来了,便让她为他唱歌,为他洗伤口。
到了第三宿的后半夜,浪花见九头蛇睡着了,便从衣袖里抽出了斩妖簪,朝着中间的那个头耳朵便刺。谁知九头蛇一侧身,斩妖簪刺进了第六个耳朵里,九头蛇“呼”地暴跳起来,张开血盆大口,把浪花姑娘活活吞进肚里去了。
礁石等了几天不见浪花姑娘回来,便克服了千险万难,爬上宿月山,去拜求白胡子爷爷。他说:“老爷爷,哪怕粉身碎骨,我也要为浪花报仇!为渔家人救难!”
白胡子爷爷见礁石如此诚心,便从海底取出一把斩妖剑,说:“这剑,必须这样使唤。”只见老人双手合拢,十个指头像面团一样柔软,拧成一个指头,将指头伸进剑柄里,说声“长”,剑便长到八尺,说声“缩”,便缩到八寸。他目光威严,瞅着礁石,说:“执剑者,断其指十八也!”
礁石接过剑,毫不犹豫地将手指砍下九个,又将每个指头剁成两截,抛进大海,海面立刻长出十八个小岛。
白胡子爷爷叮咛着礁石:“你与九头蛇厮打,必须把他引到岛上,才能减他威风,增你勇气,然后才能断其刀刺。每砍掉一根刀刺,你就会筋疲力尽,必须再换一个岛子,才能恢复元气。你每砍掉他2根刀刺,他就会落掉一个脑袋。”
礁石按老人吩咐,坐上“入海桥”——长杆烟袋锅,闯进水晶宫,去找九头蛇。那九头蛇余怒未消,见礁石敢讨上门来叫战,顿时一声狂叫,蹿出水晶宫,紧追礁石,厮打起来。九头蛇的刀刺与礁石的斩妖剑你来我往,上下翻飞,火花迸裂,惊天动地。直打得飞沙走石,天昏地暗;直打得海浑水旋,草木惊鸣;直打得日隐月藏,出哀海泣……说也怪,每砍掉九头蛇2根刀刺,他便落下一个头,减去了一分神威,泄了一分气力。一直打了八天八夜,九头蛇只剩下一个脑袋,一根刀刺了。这时礁石也筋疲力尽了。他想起浪花姑娘,想起渔家人的苦难,心里燃烧着复仇的烈火,便使出全身力气,挥着斩妖剑,向九头蛇刺去。只听地动山摇一声长吼,九头蛇口吐一串白水泡,将最后一根刀刺甩进大海。大海立刻翻腾起来,那刀刺横冲撞,左右飞舞,礁石抵挡不住,身体被截成一段一段。
九头蛇被打得半死,只剩下一个脑袋,就拖着一条伤残的身子,逃出了大海,躲进深山古洞里,昏迷了几个月,才苏醒过来,再也不敢去兴妖作怪了。直到今天,他的后裔子孙——蛇,每年都要入蛰几个月,养精蓄锐,才能复生。
礁石的身体被九头蛇的九刺剪得零零碎碎,大块的变成了岛屿,小块的变成了礁石。从此,大海才有了岛屿,有了礁石。
那九头蛇吐出的一串串白水泡,正是浪花姑娘的点点身躯。从此,大海才有了浪花。
那无止无境的涛声,正是浪花姑娘如泣如诉、日夜不停地歌声。成群的小鸟,听到了浪花的歌声,都向大海飞来,昼夜不停地叫着:“除妖!除妖!”从此,大海才有了海鸟。
龙王得救了,他感激浪花和礁石的救命之恩,就不辞辛劳,兴云播雨,使渔家人又过上了风调雨顺的好日子。龙王还不放心,就下了一道禁令:从今以后,不准蛇过海!所以至今渔民有个规矩:不准带蛇上船!
浪花的爹,站在海岸上,日夜思念他的女儿,为了使鱼虾不伤害女儿的肉体,便从山上拔来了野草和野菜,抛进了大海。从此,海里有了海草和海菜。
浪花抚摸礁石,礁石偎依着浪花,他们从此结下了不解之缘。朝朝夕夕,年年月月,世世代代,永远在一起了。
智慧对沧桑的哼唱
——读纪伯伦《先知》
杨建昶
在思想文明高度辉煌的古代之后,近代在某种意义上变得平庸,除去事实的发现和可有可无的争辩之外,剩下的如同晨星寥寥可数。但就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的混沌中依然有一颗烁亮的星星在指引着我们,那就是黎巴嫩作家纪伯伦的《先知》。
他无愧于先知,在近三十篇的隽文中,他以智慧的代言者告诉我们人生的意义。在平等的对话中,他在讲述自己以生命获得的感悟,淡淡的悲凉,却也获得人生的硕果。而与之相对的泰戈尔的《吉檀伽利》则如同天真的儿童流泄出的欢语,却也神似。
不同于一些风过水无痕的文章,《先知》不是在卖弄,而是智慧对沧桑的哼唱。一石激起千层浪的评价绝对名副其实。像他谈到友谊时,他只是说友谊需要用爱播种,用感谢收获的田地。似乎很普通,但只有你不停地倾听朋友的心时,你的朋友才会将他的欢乐与悲苦和你共享,你的心也才能为他的清晓而闪露光芒,《先知》里的文章都很短小,可是在哼吟中,那些淡淡的话语却如同你内心的琴键,不停地敲打你的心门,直至你完全敞开你的心扉,漾出你心中的歌谣。
读《先知》,适宜于静夜独处,就似听beyond的《海阔天空》,那是一种近似于无法排遣的寂寥与孤独,没有人来关注你,也没有人来和你争辩。如果要硬性规定一个第三者,那就是心中的自己,在与心的对话中,不断感悟生命,解析自我。或许有微风轻拂,你才会感觉到自己原来已陷入了一个另类空间:《先知》也不宜于讨论,交换读书心得或许适用于经典著作,但内心的感悟,却要依赖自身反复的吟唱,如同在心中不断哼唱《海阔天空》一样。心境其实对读书很重要,对《先知》更是如此,一本书如果对心境的要求不高,我很难相信它会是一本好书,毕竟真正的好书是会拨动自己灵魂最深处的那一根弦———当心境与之符合时。
《先知》或许是一滩汪洋,当你在海滩边漫步时,看看大海,那时高时低潮涨潮落或许在不经意中就拭去了蒙在你心灵与智慧上的纱层,于是,先知在人间又多了一个。
梦
纪伯伦
在田野中,在一条清澈的溪流岸边,我见到一只鸟笼,那笼子是由能工巧匠精心编织而成的。笼子的一角躺着一只死去的小鸟,另一角有一只小罐,里面的水早已喝干,还有一只小罐,里面的米也早已吃完。
我站在那里,默无一言。我侧耳谛听,仿佛那死去的小鸟与洞洞的溪水声中有金玉良言,启迪我的良知,探询我的心灵。我细细察看,于是知道,那小鸟虽在溪水旁,却曾因为干渴作过垂死挣扎;那小鸟虽在生命的摇篮——田野中,却曾由于饥饿而同死亡作过斗争。这就犹如一个富翁,被锁在金库里,饿死在钱堆中。
过了一会儿,我看见那笼子忽然变成了一具透明的人形,那只死马变成了一颗人心,那心上有一处深深的伤口,从中流出滴滴殷红的鲜血,伤口的四周宛如一个悲伤的女人的嘴唇。
随之,我听到伴随滴滴鲜血,从那伤口中传出这样的话音:“我就是人的心,是物质的俘虏,是尘世人间法规的牺牲品。在美的田野中,在生活源泉的旁边,我被关进了人们为诗人制定的法规的樊笼;在美德的摇篮里,在爱情的手中,我默默无闻地死去。因为美德和爱情的果实都不许我享用。我向往的一切,根据世俗之见,都是可耻的;我追求的一切,拿人们的成见去判断,都是可鄙的。
“我是人的心,我被囚禁在世俗陈规的黑暗中,从而变得衰弱;我被幻想的锁链羁绊,奄奄一息;我被遗弃在文明迷宫的角落里,默默地死去。而人们则缄默不言,视而不见,只是微笑着站在一边。”
我听到了这些话语,看见它们是出自那颗受了伤的心,连同鲜血滴滴。在那之后,我没再见到什么东西,也没再听见什么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