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涨跌加速指标公式
- 2、涨跌动能指标公式
- 3、涨跌比指标的计算公式
涨跌加速指标公式
一个指标一个公式
例如:食品O:F(1=1,1F(P2-P1,CONST(食品),DRAWNULL),DRAVNULL),STICK,LINETHICK6,COLOR6666FF;建筑0:1F(1=1,1F(P3-P2,CONST(建筑),DRAWNULL),DRAWNULL)STICK,LINETHICK6,COLOR009999;纺织O:1F(1=1,1F(P4-P3,CONST(纺织),DRAWNULL),DRAWNULL),STICK,LINETHICK6,COLORCC66FF:运输0:1F(1=1,1F(P5-P4,CONST(运输),DRAWNULL),DRAWNULL)STICK,LINETHICK6.COLORFFFFFF;农林0:1F(1=1,IF(P6-P5,CONST(农林),DRAWNULL),DRAWNULL),STICKLINETHICK6.COLOR33FF66;
涨跌动能指标公式
计算动能指标(M)的公式如下:
动能指标用来衡量价格的变动率,而不是用来衡量真实的价格水平。它背后的逻辑是观察预先设定观察期数的最早一期的盘价格与最近一期的收盘价格两者间的变动率。M=ccp-ocpccp=currentclosingprice=最近一期之收盘价ocp=oldclosingpriceforpredeterminedperiod=预先设定观察期间之最早一期之收盘价M的值可能是正值也可能是负值。
我们以一条基准线─O线为中心标杆。M的数值分别落于O线之上方或下方。它的样子与_MACD_很相似,所代表的含意也大致相同。当价格上涨的时候,初期可能逐渐加温,动能不断增加,到了某一水平之后,呈现上涨的动能趋缓,而出现止涨回跌的反转现像。在价格下跌的情况也类似,刚开始下跌的动能不断增加,过一阵子,下跌的动能完全停止,并且慢慢蓄积上涨的动能。
涨跌比指标的计算公式
ADR(N)= P1/P2
式中:P1=∑NA,为N日内股票上涨家数之和;
P2=∑ND,为N日内股票下跌家数之和;
N——选择的天数,是ADR的参数。
目前,N比较常用的参数为10。ADR的取值不小于0。
ADR的图形以1为中心上下波动,波动幅度取决于参数的选择。参数选择得越小,ADR波动的空间就越大,曲线的起伏就越剧烈;参数选择得越大,ADR波动的幅度就越小,曲线上下起伏越平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