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高考录取陷阱有哪些?
1.“野鸡大学”假冒正规院校招生
“野鸡大学”也称“虚假大学”“学店”,其以谋利为目的,通常采用与知名大学院校容易混淆的名称,以混淆视听的方式招收学生,乱发文凭。这些学校都是不具招生资格、没有办学资质、涉嫌伪造售卖虚假学历文凭证书、涉嫌非法招生或网络诈骗的虚假大学。
这类“野鸡大学”在全国各地招募招生代理,会把自己和某些知名的正规大学混在一起,借助电话和网络进行招生从而骗取学生学费,2018年人民日报发布的“虚假大学名单”中,全国有381所“野鸡大学”进入黑名单,其中不乏“北京工商管理大学”这样名字听起来如雷贯耳的虚假大学。
2.军事、国防、公安、艺术类院校提前录取
诈骗分子冒充某大学招生办,打电话给受害人,称因部分院校提前招生,受害人的录取状态为“自由可投”;或有些自称内部人士,谎称军校、警校有“内部指标”,如果想被学校录取,需提前交纳学费或交钱疏通关系等,否则有退档无法录取的风险,为打消受害人顾虑,诈骗还通过QQ或微信给受害人看了仿造的学校招生公文,受害人深信不疑,当即交付保证金,从而被骗。
3.分数不够,花钱可“补录”
“补录”骗局常常出现在高考志愿录取结束后,骗子对考生家长谎称某高校名额没能招满,通过花钱“打点”可让考生获得补录名额,以此骗取考生家长钱财,也有嫌疑人在考前就用各种借口,让家长交钱保留名额。
4.凭借“定向招生”诈骗
一些诈骗分子利用国家定向招生政策,欺骗考生和家长,吹唬自己可以弄到某某大学定向招生计划,保证录取,公开叫价,收取所谓“定向费”,以骗取考生家长的钱财。
5.打着“预科生”的幌子进行诈骗
国家规定不允许超计划、无计划招生,根本没有所谓的“预科生”,以“预科生”名义进校后不能办理录取手续,不能取得学籍。一些不法分子借机而动,四处搜罗生源,向违规招生高校推介,向家长收取巨额好处费、信息费。
6.混淆教育模式行骗
高等教育的办学形式是多样的。一些招生骗子故意混淆网络教育、成人教育、自学考试胜学辅导和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的区别,蒙骗考生,声称只要交钱就可以上大学。家长花钱后,拿到了录取通知书,入学之后才发觉上当受骗:就读的根本不是全日制普通高等教育的本、专科,而是自考试点班、成教预备班、网络学院或中外合作办学项目。
7.自费出国留学“黑中介”
近年来,很多学生在高考后选择自费出国留学,这便催生了大量的留学中介机构,随之而来的是市场上的留学中介机构良萎不齐,甚至有一部分是没有资质的“黑中介”,谎称可以办理出国留学业务招摇撞骗。
8.谎称帮忙申请助学金、补贴
诈骗分子自称为教育局或学校招生办的工作人员,可以对困难考生或者成绩优异的考生提前发放助学金、奖学金,声称再不领就要过期,考生如果想领取该助学金、奖学金需要提前将学费等汇入学校账户,然后诈骗分子指引考生进行转账汇款,从而完成诈骗。
高招录取期间的注意事项
志原填报完,招生办和院校会通过手机来联系我们,而且可能会通过发送短信的方式显示我们的志愿状态。
在高考录取进程中,某些批次的某些高校会出现招生计划未完成的情况。与此同时,一些考生因为发挥失常或志原不合理,之前的志原无法被录取。针对这些情况,省招办会采取征集志愿的补报方式。这里提醒考生家长一定要重视征集志愿,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选择,不要错过这趟高考录取的“末班车”。
很多人都喜欢在社交网络上分享自己的生活,有些考生也一定会在收到大学的录取通知后兴奋地“晒通知”。录取通知书值得一晒,但仅限干通知书封面,至干通知书里面的各种隐私信息可千万别晒。
诈骗分子冒充高校招生办人员,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让考生将学杂费打入指定的银行账号,以骗取钱财。类似此类骗局的手法还有制造虚假的钓鱼网站,骗子的目的就是骗取学生的生活费、学杂费。
关于高考招生常见的骗局有哪些
高考中考成绩陆续放榜,不法分子也蠢蠢欲动了。为了防止广大考生们受骗,以下收集了招生常见的骗局,不妨一起看看:
骗局一虚假查分网址
高考成绩公布后,不法分子把山寨查分网站伪装成高考成绩查询界面,并在搜索引擎和论坛等地进行推广,有点会通过短信群发所谓的查分链接。
家长和学生们点击进入网站,让考生输入身份证号、姓名、手机号,甚至银行账号等信息,之后将这些信息记录并贩卖,或者根据这些信息进行精准电信诈骗。
提醒:高考后查分数应登录官网查询,不要轻易点击不明链接。黑龙江招生考试信息港()为黑龙江高考查分官方平台。
骗局二以高考为由头的“木马”诈骗
诈骗者向考生和家长发送带有木马链接的短信,或是在网站上设置一个诱骗性的木马链接,只要点进去之后,木马程序便植入手机,获取关联银行卡等信息,通过拦截获取支付验证码,经网购消费变现或通过第三方支付平台红包转账提现。
提醒:不安全的链接不要点,注意保管好自己的手机支付验证码。
骗局三谎称黑客能改分?!
高考结束,有人在网上发帖号称自己是“黑客”,可以修改高考成绩。信以为真的家长联系了所谓的“黑客”,付了近万元“服务费”,让对方把孩子成绩改高。等到高考成绩出来,再也联系不上所谓的“黑客”,同时,家长也因为不好意思报警而吃哑巴亏。
提醒:自称可修改高考分数的网络帖子纯属骗局。所谓的黑客入侵修改分数在技术上也行不通。因为高考网上阅卷并非在互联网上,而是采用内网阅卷,根本不存在外部黑客入侵的可能。
骗局四以“特长生加分优惠”诱骗
骗子们称能办理艺术、体育、小语种等各类“特长生”加分,还会煞有介事地要求考生提供“特长生”资格证书,以此骗取钱财。甚至还会冒充高校招生办工作人员,租用办公地点、考试场地,设立小语种、艺术类提前招生考试现场,私自组织考试,骗取考试费和录取费。
提醒:对于特殊类型招生,教育部建立了完善的信息管理和公示平台,考生可以通过教育部高招平台或相关高校招生网查询。未经公示的考生不具备相关加分资格。
骗局五“交钱上军校”
一些不法分子冒充军队机关或招生部门工作人员诈骗,有的假冒军校领导、军队干部,吹嘘有“交钱上军校”;更有甚者,编造虚设招生机构,伪造各种公文,诱骗考生和家长。
提醒:军校招生与其他地方高校招生一样,有着十分严格的程序和规定。军校招生没有计划外名额,也不会委托中介或个人招生。军校招生都在提前批次录取,不存在补录。如果提前批次录取结束后,还有人或机构以军校名义招生,一定是虚假骗局,请考生和家长提高警惕,以防上当。
骗局六“自主招生”“定向招生”须弄清
一些骗子利用考生和家长不懂自主招生、定向招生政策进行欺骗,有的吹嘘自己可以弄到某某大学定向招生计划,保证录取,公开叫价,收取高额“定向费”。
注意:经教育部或省教育厅批准可以进行自主招生的高校已对社会公布,参加自主招生的考生既要达到高校自主招生测试合格标准,还要参加高考,并达到高校所在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由高校按招生章程公布的相关规则择优录取。
骗局七“自考”“成考”不是普通高校招生
不法分子或中介故意混淆自学考试、成人高考、网络教育与普通高校招生之间的区别,以自考助学班、网络教育班等入学通知书蒙骗考生及家长。
提醒: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和成人高校招生考试也是我国高等学历教育的重要形式。但同普通高等教育相比,各有不同的政策规定和特点,不能与普通高校招生相互混淆。考生要分清不同的教育形式,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就学的类别,以免上当受骗。
骗局八伪造录取通知书
骗子利用现代网络技术,伪造几可乱真的录取通知书,上面盖有“公章”,并有“录取编号”,骗子通过邮局,向考生寄送伪造的录取通知书,以骗取考生和家长的信任,让考生将学杂费打入指定的银行账号,以骗取钱财。
提醒:考生和家长要通过正规渠道查询到自己的录取信息,包括录取通知书邮寄单号,以免上当受骗。考生可通过当地省、市高招办查询录取信息,也可通过报考的院校了解录取情况。
打着“补录”的旗号行骗
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和家长不熟悉招生程序、补录规定等弱点,声称和某某高校负责人关系非常“铁”,能将分数不够的考生“补录”进大学。实际上,各地高招办会进行网上公开征集志愿录取,不会打电话,更不会派人找家长。
提醒:按照教育部规定,本科层次不允许补录。高职专科层次根据考生报到情况,对缺额较大的高校,经高校申请和四川省录取领导小组审批,可以适当补录少量成绩合格的考生,但仍进行公开征集志愿,执行集中录取时的招生政策和操作办法。
骗局十“野鸡学校”骗取钱财
根据重庆媒体早前的报道,一高考考生亲戚张先生在QQ群内收到一大学网站链接,点进去后发现这是一所自称为国家重点“二本”的外贸学院,录取分数线只有180分。这所学校的“招生办”主任在电话一头信誓旦旦介绍,这所学校有自主招生资格且可以降分录取,但需要交纳3万元的“保证金”和“招生费”。张先生将链接转给考生后,被告知这是已经被通报的“假学校”。
提醒:合法的招生院校名单均在教育部网站()和“阳光高考”平台网站()上公布。除此之外的其他办学机构,均不具备当年普通高校招生资格。考生和家长要注意认真查证,以防上当。
骗局十一谎称发放助学款、补助诈骗
骗子利用网络虚拟电话,谎称是教育部门的工作人员,要给贫困高考学生发放几千元的助学补贴或贷款,而后电话诱导学生或家长去ATM机前操作,再引导学生或家长将卡上的钱全部转给不法分子,实施诈骗。2016年,山东女孩徐玉玉的悲剧就是被不法分子利用此种手段造成的。
提醒:当接到陌生电话和信息时,务必做到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一旦被骗,请准确记录骗子的账号、账户姓名,尽快拨打110或到公安机关报案,由公安机关进行紧急止付,最大限度挽回损失。
希望以上信息帮助广大考生们以免陷入骗局中。
如何避免高考录取陷阱?
避免高考录取陷阱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不要随意听信所谓的高考志愿填报专家的花言巧语,一定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填报高考志愿;不要相信所谓的走捷径去填报高考志愿,更不要相信人工智能填报志愿,而是要脚踏实地,认真比选之后来填报志愿,这是避免高考录取陷阱的必要条件;不要听信线下招生人员的口头承诺,这是避免高考录取陷阱的重要途径。
高考录取陷阱有哪些
陷阱一:内部有关系,花钱就能录
不法分子盗取考生信息后,利用考生和家长低分高录的侥幸心理,通过“伪基站”发送低分也能提前录取的诈骗短信,或者打着招生机构“有内部关系”的幌子以花钱录取为由实施诈骗。
陷阱二:查分短信有“木马”,“钓鱼”网站有后门
考后考生和家长最关心的就是高考分数。一些不法分子抓住这个心理,试图通过伪造杳分“钓鱼”网站或者发送带有“木马”病毒的手机短信,入侵考生电脑或手机。一旦得手,便会盗取考生的手机号、身份证号、银行卡号等资料,进而盗取网络支付账号实施诈骗。
陷阱三:黑客能改分,交钱能“包过”
不法分子利用考生和家长想顺利通过考试的心理,通过散布“考试未过,可内部操作”“内部加分”“交钱包过”等诈骗信息,声称可以通过技术手段进行改分,骗取事主转账。
陷阱四:志愿填报找“专家”,小心受骗被误导
近年来,“大数据预测录取概率”“专家一对一咨询”等高考填报志愿服务火了起来。
一些培训机构、咨询公司、个人等冒用教育部门、招考机构或高校名义搞高考志原填报现场咨询、辅导活动,或仿冒官方网站开展网上咨询、辅导,号称专家指导,包准包录,向考生和家长收取高额咨询费、辅导费、大数据平台使用费等,令考生和家长遭受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还可能被误导,丧失正常录取机会。
陷阱五:“野鸡大学”花样多,辨清真伪莫上当
“野鸡大学”也称“虚假大学”“学店”,其以谋利为目的,通常采用与知名大学院校容易混淆的名称,以混淆视听的方式招收学生,乱发文凭。
这些学校都是不具招生资格、没有办学资质、涉嫌伪造售卖虚假学历文凭证书、涉嫌3日法招生或网络诈骗的虚假大学。
稍有不慎就有可能误入其中,尤其是对干考试成绩不太理想的考生,更应谨慎辨别。
陷阱六:花钱“补录”
什么是花钱补录?很多考生在志愿填报的时候,可能因为分数没达到专业线而落榜,种种原因没能进入理想的大学,这个时候就会有骗子,冒充招生考试人员,或者声称自己认识可以帮忙“补录”的内部人员。只要花钱就能帮忙补录到想要报考的校,首先,在志愿填报的时候,院校的招生办人员几乎不会单独联系考生。并且,院校的招录都是严格操作的不会掺杂水分,能这么说的一定是“骗子”考生要警惕,年年都有考生因此掉坑,损失钱财,2021届的考生要引以为戒。
教育部发布高考招录5大陷阱是什么?
考结束,各类涉高考招生诈骗进入高发期。教育、公安部门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注意5大陷阱:①查分“木马”;②花钱“补录”;③花钱“改分”;④志愿“专家”;⑤“野鸡大学”。切实提高警惕,谨防受骗上当。
具体如下:
陷阱1:查分短信有“木马”,“钓鱼”网站有后门
提醒:目前,我市已公布高考成绩查询时间和查询方式。考生和家长在查询考生成绩时,一定要有辨别真伪的意识,通过北京教育考试院指定的查询方式或查分网址查询成绩,切记不要轻易点击手机短信里来历不明的链接。
陷阱2:内部有关系,花钱就能录
提醒:以往“内部招生”“特殊指标”“补录”等骗局常常出现在高考志愿录取结束后。不法分子谎称某高校名额没能招满,通过花钱“打点”可让考生获得特殊指标或补录名额。近些年,有骗子在考前就用各种借口,让家长交钱保留名额。
高考招生录取系统有严密的全国统一的认证加密体系和监督机制。所谓花钱能上好大学、好专业,分数不够也能上大学的都是骗人的伎俩。考生和家长要从正规渠道了解、确认考试招生政策和信息,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收到来历不明的通知书要仔细甄别,切勿轻信。一旦发现受骗,请及时报警。
陷阱3:黑客能改分,交钱能“包过”
提醒:此类自称可修改高考分数的纯属骗局。高考网上阅卷并非一般理解的互联网,而是采用内网阅卷,根本不存在外部黑客入侵的可能。网上阅卷与互联网物理隔绝,对网络安全保密实行全程“无死角”监管。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世上没有不劳而获的事,切勿相信黑客改分骗局。
陷阱4:志愿填报找“专家”,小心受骗被误导
提醒:考生参加志愿填报指导咨询活动一定要认清主办机构。对于社会上各类咨询机构举办的收费性质的志愿填报咨询活动要提高警惕,一些高价服务收费的APP、网站或咨询机构存在不规范和安全风险等问题。特别提醒广大考生及家长,各区教育行政部门、招生考试机构、招生高校举办的现场或网上咨询活动都是免费的,要认准他们的官方网站。
高考政策及信息一定要以教育部、市教委、北京教育考试院、招生院校公布的为准,不要相信其他非正规途径了解的信息,避免上当受骗。同时,要牢记各批次志愿和征集志愿的填报时间,严格在规定时间内按要求、按程序填报志愿,避免漏填、错填,更不要错过填报时间。要保管好自己的志愿填报密码,不要泄露给外人,以防他人篡改志愿。
陷阱5:“野鸡大学”花样多,辨清真伪莫上当
提醒:通常“野鸡大学”会通过各种虚假宣传、伪造招生办学资格、伪造招生宣传材料、谎称国家承认学历等伎俩,诱惑考生和考生家长报考。
2020年具有高考招生资格的全国高等学校名单共3005所,均已在教育部官网发布,考生和家长可以通过登录教育部官网进行查询核实。在北京招生的高等学校以北京教育考试院印发的《北京市202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专业目录》为准。
参考资料来源:光明网-教育部发布高考招录5大陷阱
高考录取陷阱有哪些
1.提前查询考分
此类骗局中,骗子利用家长“熬”不住的焦躁情绪作案,价格又不贵,上当的人还不在少数。具体操作手法为,高考结束后,骗子会通过伪基站群发短信,称可查询高考成绩,并附有一个网址链接。不少考生收到此类信息后,便会迫不及待点开网址链接,然后手机便会被偷偷植入盗取网银的木马软件。还有的骗子会直接开价,要求家长支付500元至1000元的价格查询分数。
【提醒】考生及家人查分时应认准教育部门指定的查询方式及查分网址,不要轻易点击手机短信里来历不明的链接。
2.可花钱更改高考成绩
每年高考后便有考生和家长经熟人介绍或网上获悉,得以认识能通过“黑客”进入高招办系统的高人,修改高考成绩,同时索要高价“服务费”,学生们就能得到满意的成绩。
【提醒】自称可修改高考分数的网络帖子纯属骗局。所谓的黑客入侵修改分数在技术上也行不通。因为高考网上阅卷并非在互联网上,而是采用内网阅卷,根本不存在外部黑客入侵的可能。考生成绩发布前都做了原始数据存档和数据异地备份,通过网络公布后,考试院会对网上信息进行监控匹配,网站均设立严密的防黑客病毒攻击系统。
3.招生部门网站和公众号“山寨版”以假乱真
近年来,出现个别地区和学校的招生部门网站和微信公众号被一些个人和机构提前抢注,假冒、仿冒高校或官方招生机构和学校网站、公众账号编造散布虚假信息,迷惑考生和家长,严重扰乱考试招生秩序。调查发现,这些山寨、高仿微信公众号的背后,已形成了一套产业链,他们通过发布虚假招生政策等博取关注,再售卖虚假答案、高额培训课程等牟取暴利。
【提醒】2021年,教育部门还将专门开展“高考护航行动”,会同相关部门集中开展“清理互联网涉考违规违法公众账号”“点亮权威考试招生机构官网标识”等专项行动,帮助考生全面准确了解招生政策,避免上当受骗。提醒广大考生,网上查询高校招生信息时,请认准“官网”标识,谨防山寨账号或网站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