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python背后是一项科技运动
比较官方的说法,python是一种解释型语言,解释型语言是指代码一行一行的解释执行,就好像有个 同声传译 ,你每说一句话,他都能不间断地给你翻译,把你说的话(意指写好的代码)翻译成机器能够理解的语言。对于机器来说,这些翻译后的语言就是机器语言,就是指令,机器收到指令后,就会根据指令执行对应的操作。
与解释型语言相对的,有编译型语言,编译型语言则通过编译器先将代码翻译成机器语言,再交给机器去执行。举个例子,我方主持了一个会议,参会的分别有英国人、俄国人和西班牙人,他们三方都带了自己的同声传译。假如是解释型语言呢,我在开会的时候用一种每个同声传译都听得懂的的语言,也就是一种官方用语。这样我可以不间断地用这种语言来做交流,因为这些翻译人员都会为这三国参会人员同步翻译成目标语言,你应该也注意到了,解释型语言类似于一种通用的语言。而如果是编译型语言呢,我会让我这边的3个翻译人员将我的一份中文演讲稿,分别翻译成英文版的、俄文版的和西班牙语版的,在开会的时候,我只要交给参会的国际友人去翻阅就好了。解释型语言侧重的是一种通用的、能够实时解释翻译的特性,而编译型语言侧重的是有针对性、提前准备的特性。然而,在开会的时候,解释型效率是没有那么高的,因为需要同声传译消耗时间去做翻译,而编译型的效率会高些,因为翻译工作已经在开会前做好了,只需要参会人员理解并且执行就好。
1989年的圣诞节,荷兰程序员Guido van Rossum( 吉多·范罗苏姆 ,以下简称吉多)在家休假无聊,为了打发时间,他开发了一种新的解释型语言。可见,该程序员无聊的时候,就是写代码。因为作者非常喜欢 Monty Python's Flying Circus (巨蟒剧团之飞翔的马戏团,这是英国的一个电视喜剧),就拿python作为这个新语言的名字。我想大家不一定都知道这部喜剧,但是可能都听说过python,可能微信在几天前给你推过python相关的培训广告,可能一些学校已经将掌握python基础概念作为一门选修课,可能你的智能家居里的操作系统有一部分核心代码是用python实现的,可能你的手机里有一个插件也是用python实现的,python现在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功能也非常强大。
吉多之前在 荷兰数学和计算机科学研究学会 上班,在那里,他为ABC编程语言工作了好多年。 ABC语言长这样的
这是一个函数,你也许看不懂,根据英文单词,或许可以大概猜出点什么。这里只想让你知道,python也差不多长这样,相比较会更容易理解些。
ABC虽然是一门编程语言,它的定位是作为教学或原型设计的工具,是专门为学校老师或者科研人员设计的。ABC的定位决定了它受众不是很广泛,并且它也有使用门槛,对计算机不了解的人,没有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可能根本就上不了手。所以,ABC并不能作为一门通用的编程语言,在业内也无法获得成功。虽然说ABC没有python那么成功,但是ABC可以说是"the mother of python",作者在很多地方都借鉴了ABC,取其精华、取其糟粕。现如今,python是长这样的
可能对于没接触过编程的人来说,它们两不都是一样的,不都是一堆英文字母么,我都看不懂。但是对于初学计算机课程,那些需要学习C语言的人来说,python相比较算是更容易理解了。python非常简短,一些复杂的流程,在C语言中,可能需要几十行代码,但是在python中,可能就只需要几行代码。当然不同的业务场景,可能不是这样的,但是普遍情况下,用python的开发效率是非常高的。python适合快速开发,适合产品快速迭代出新。
1999年1月,也就是语言面世的10年后, 吉多 向DARPA(Defense Advanced Research Projects Agency,美国国防部一个负责科研的下属机构)申请资金。我去翻了下该申请的修订版,修订版在1999年8月份提交,修订版比第一版内容更具有概括性,并且内容翔实,条理清晰,值得翻阅。
该修订版叫 Computer Programming for Everybody ,直译过来,就是针对每个人的计算机编程,翻译为通俗易懂的词——人人编程,人人编程是一种 社会 现象,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编程能力,并且对计算机有一定的认识,了解软硬件是怎么运转起来的,了解一些软硬件的设计规范,能够通过编程来表达自己的想法,能够通过编程来配置自己的软件,通过编程来控制自己的机器,以改善自己的生活。举个例子,你在某宝买了一个扫地机器人,该机器人支持定义打扫路线,支持设置扫地机器人在需要更换扫把的时候,指示灯显示指定的颜色。你知道扫地机器人可以做什么,有什么操作习惯,这是基于你对一些机器的理解,如果你用过很多软件,或者参与过软件的设计,你大概都知道一些软件可能都有“设置”、“编辑”或“帮助”等菜单键。这种设计思维,或者操作习惯,都是很多软件都有的,有了这种认识之后,你面对很多同类型的软件、或者同类型的产品,就大概能够知道从那里入手,以及对它有什么功能,都有一个初步的期待或者认识。既然大家都了解计算机了,那么计算机的一些概念或者说是理念,可以说是属于常识的一部分,面对一些计算机或者说智能设备,也大概知道从哪里上手使用。我觉得这就是作者要达到的愿景。
该修订版主要有几个目的:
在这里,他想从推广python开始,因为python作为一门适合快速开发的工具,既适合专家,也适合初学者,同时python有一个活跃的且不断增长的用户群体,这个用户群体对他这个申请也非常感兴趣,愿意为之努力。python的用户数多,说明已经在市场得到了一定的认可,并且这个用户群体也愿意为python的发展做贡献,这对于一门编程语言来说,最好不过了。
该提案的 基本论点 部分写得很好,他说他想普及计算机应用,但并非通过介绍新的硬件,或者新软件这种形式,而是通过赋予每个人编程能力来实现。信息技术的发展给了人们各种强大的计算机,它们以桌面电脑、笔记本电脑或者嵌入式系统的形式存在,如果用户在软件设计和实现上有一个通用的认知,那将会极大地促进生产和创造,并且对未来有深远的影响。试想一下,如果你有一种修改和配置软件的能力,并且你可以把你的修改通过社区网站分享其他人,其他人碰到同样的问题的话,就可以参照你的方法。这种能力在紧急的情况下是很重要的,你不必等专家来给你解决问题,你自己就可以尝试解决这些问题。说到这里,你有没有想起贴吧,或者论坛,论坛有很多个板块,不同的领域分不同的板块,假如你想root手机(手机越狱,指解除手机厂商的限制,获取手机的用户最高权限,以实现对手机的某种控制),你可以到论坛上root板块找答案,这种形式可谓跟吉多提到的是一样的。如果你对你的手机或者电脑有更深入的了解,你可以通过编程改善你的输入法,或者改变你的显示器冷暖色等等,这些都是对你生活有帮助的。吉多在这里就是想达到这种状态,简单点说,人人都对计算机有一定的了解,且都有处理计算机问题的能力。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作者制定了5年计划,这个5年计划如下:
5年计划循序渐进,由浅入深。1999年3月,美国国防部对此进行了回应,同意拨款给他。作者的5年计划在1999年底开始实施,虽然想推进5年,但是只收到1年的资金支持。不过,作者还是没有放弃这个项目,一直推进,直到他不再参与python的工作。当时美国国防部对他们提供了多少资金呢,我没看到官方公开的数据。2013年有报道称,DARPA向Continuum Analytics提供3百万美元的支持,让该公司给python开发数据处理以及数据可视化工具。具体数字是否可靠,这个尚不清楚,但管中窥豹,可见美国国防部对该项目表示认可,并提供了资金支持。Continuum Analytics有一个比较有名的工具,叫Anaconda,Anaconda可以理解为是python + 各种科学计算库的工具箱,Anaconda官网有这么一句话
翻译为“Continuum Analytics的Anaconda是使用python的、领先的开源科学计算平台,我们赋予那些正在改变世界的人超能力。”
在查资料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wiki论坛, 该论坛对该项目进行了评价,论坛列出了该项目成功的地方和失败的地方,以及一些 社会 人士的看法。论坛这样总结道,这个项目成功的地方在于:
这个项目失败的地方在于:
回想自己初学python的时候,我觉得这个总结是很公正的。python确实容易入门,有编程基础的人可能只需要一个星期就能掌握python的一些基本语法。相比C语言,python对于初学者是很友好的,很容易让人上手。但是,要深入理解python,并没有这么简单,需要花很多时间去磨练。接手一个使用python的项目,你需要花一些时间精力去熟悉,去摸透里面的逻辑,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是无法避免的。 对于一个程序员来说,作者能想象到以后计算机的普及应用,以及用户的认知水平,还有他能够做什么,通过什么来实现,能有这些远大的抱负,这是非常不容易的。西方世界经常说到“change the world,make the world a better place”,作者也确实做到了,他设计的python在计算机世界里扮演者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如果通过 科技 能够改变世界,那么python就是改变世界的其中一步。1980-2000年,美国对 科技 公司是政策扶持、技术扩散,这期间涌现了如IBM、HP、思科等 科技 公司,大家熟知的微软和苹果都是在这期间上市的。python可以说是这个 科技 运动的一个缩影,在 科技 浪潮的推动下,python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很多 科技 或工业相关的网站会根据当年编程语言的流行度做下排名,它们会列出当年在业界最受欢迎的编程语言。其中,IEEE Spectrum 和 TIOBE 的2021年度编程语言是python,如果我还没记错的话,TIOBE的2020年度编程语言也是python。可见python是非常受欢迎的,用现在的话讲,就是“网红”编程语言。现在,很多计算设备上都有python的身影,小到智能家居、手机、智能手表,大到锂电车、工控车床、甚至航天飞机都有python的身影。你可能在浏览网页的时候,右下角弹出一个“7天python入门”的广告,可见python现在还是有很多需求,因为有需求,所以才有人去投广告,才会有人去找培训机构。
作者在给美国国防部的提案中写到,他想跟高中或大学展开合作,设计一些python的课程,针对不同年级,设计不同水平的课程。现在来看,他确实是做到了,现在哈佛、密歇根大学等排名靠前的大学,都有python课程,python在这些大学的CS(计算机科学)课程中应用非常广泛,可以说是作为CS导论的一个教学工具。在一些比较高级的课程,比如数据科学、人工智能等都可以看到python的身影,这是因为学术界以及工业界为python提供了一些处理科学计算和大数据的工具,这也归功于美国国防部的支持。美国有许多编程夏令营,针对不同年龄段有不同的课程,并且也有许多支持python代码的编程竞赛。Google在coursera上有一个面向初学者的课程,该课程叫 Google IT Automation with Python,完成课程大约需要 8 个月,课程建议每周花5小时学习,课程结束后就可以获得Google颁发的证书。可见,不管是工业界,还是教育界,都对python有不同程度的支持。这里打个岔,第一版的Google搜索引擎还是用python写的,作者也在Google工作了一段时间。
现如今,每隔一段时间,就有一个PyCon活动,这个活动汇聚世界各地的开发者,每年都有开发者来展示他们使用python的成功案例,或者表达自己对python的新功能或者缺陷的看法。可见,python用户社区一直都是很活跃的。这让我想到了某新能源 汽车 ,该 汽车 用户有很高的粘性,有一位车主跟我说过,他们有一个微信群,里面有该新能源 汽车 的高管,很多车主乐意在里面指出问题,或者提建议,因为这些高管会对问题或者建议做出相应的反馈。用户愿意提意见,产品经理愿意广开言路,采纳多方建议,实属不易。python社区也差不多如此。
几年前,你是否看过一个新闻,《人工智能“网红”编程语言Python进入山东小学课本》,这是2017年澎湃网的一则新闻,里面讲了python进入了山东省小学六年级教材,作为一门“网红”编程语言,它是否适合低龄学生,这个倒是没细说,但是可见国内有些地方是把编程作为一种比较基础的能力来考量。python往低龄阶段渗透是否合适呢,我在翻资料的时候瞥到韩国高丽大学的一篇论文,论文讲述小学生在学习python的过程中会碰到一些困难,比如经常少打了一些括号,经常拼错单词,经常碰到语法错误,以及对这些现象的看法。还有,南京师范大学有一篇报道,讲述了中学生学习在学习python时,采用面向问题的学习模式,我理解是case by case的教学模式,这种模式有利于学生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思维,以及帮助他们理解一些计算机相关的概念,解决计算机相关的问题。
python是否适合低龄学生呢,我觉得这个是值得讨论的话题。最后还要问你一句,你会让你的小孩学习python么,从什么时候开始学呢?你的娃因为不知道打多少个括号嚎啕大哭时,你能帮得上忙么?你到时候需要专门请一个程序员来给你的娃做家教么?
-
python动态心形代码怎么弄
python动态心形代码操作方法如下:
1、新建文件python编辑器中,点击“File—NewFile”,新建文件。
2、保存文件输入需要的代码之后,点击“File—SaveAs”,新建文件。
3、进行保存选择保存路径,输入文件名称后,点击“保存”即可保存文件。
代码就是程序员用开发工具所支持的语言写出来的源文件,是一组由字符、符号或信号码元以离散形式表示信息的明确的规则体系。
python三个条件满足任意两个的代码
python三个条件满足任意两个的代码有aj1209,ak4719。python三个条件分别是数字,字母,符号,满足任意两个都可,aj1209,ak4719,满足的是数字和字母。
求python支持向量机多元回归预测代码
这是一段用 Python 来实现 SVM 多元回归预测的代码示例:
# 导入相关库
from sklearn import datasets
from sklearn.svm import SVR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mean_squared_error
# 加载数据集
X, y = datasets.load_boston(return_X_y=True)
# 将数据集拆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
X_train, X_test, y_train, y_test = train_test_split(X, y, test_size=0.2, random_state=0)
# 创建SVM多元回归模型
reg = SVR(C=1.0, epsilon=0.2)
# 训练模型
reg.fit(X_train, y_train)
# 预测结果
y_pred = reg.predict(X_test)
# 计算均方误差
mse = mean_squared_error(y_test, y_pred)
print("Mean Squared Error:", mse)
在这段代码中,首先导入了相关的库,包括 SVR 函数、train_test_split 函数和 mean_squared_error 函数。然后,使用 load_boston 函数加载数据集,并将数据集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接着,使用 SVR 函数创建了一个 SVM 多元回归模型,并使用 fit 函数对模型进行训练。最后,使用 predict 函数进行预测,并使用 mean_squared_error 函数计算均方误差。
需要注意的是,这仅仅是一个示例代码,在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根据项目的需求进行更改,例如使用不同的超参数
python代码转化为sas代码
,Python 和 SAS 是两个很常用的数据挖掘工具。Python 开源、免费、有丰富的三方库,一般在互联网公司广泛使用。而SAS需付费,且费用较高,一般互联网公司无法承担,更多的是在银行等传统金融机构中使用,不过这两年由于Python太火,原本使用SAS的也开始逐渐转向Python了。
拥抱开源,越来越多的爱好者造出优秀的Python轮子,比如当下比较流行的万金油模型Xgboost、LightGBM,在各种竞赛的top级方案中均有被使用。而SAS的脚步就比较慢了,对于一些比较新的东西都无法直接提供,所以对于那些使用SAS的朋友,就很难受了。
一直以来很多粉丝问过东哥这个问题:有没有一种可以将Python模型转成SAS的工具?
因为我本身是两个技能都具备的,实际工作中一般都是配合使用,也很少想过进行转换。但是,最近东哥逛技术论坛刚好发现了一个骚操作,借助Python的三方库m2cgen和Python脚本即可完成Python模型到SAS的转换。
m2cgen是什么?
m2cgen是一个Python的第三方库,主要功能就是将Python训练过的模型转换为其它语言,比如 R 和 VBA。遗憾的是,目前m2cgen尚不支持SAS,但这并不影响我们最终转换为SAS。
我们仍然使用m2cgen,需要借助它间接转换成SAS。具体的方案就是先将Python模型转换为VBA代码,然后再将VBA代码更改为 SAS脚本,曲线救国。
如何使用m2cgen?
我直接用一个例子说明下如何操作。
数据我们使用sklearn自带的iris dataset,链接如下:
The Iris Dataset — scikit-learn 1.1.1 documentation
下面,演示一下如何将Python的XGBoost模型转成SAS代码。
首先导入所需的库包和数据。
# 导入库
import pandas as pd
import numpy as np
import os
import re
from sklearn import datasets
from xgboost import XGBClassifier
from sklearn.model_selection import train_test_split
from sklearn.metrics import accuracy_score
import m2cgen as m2c
# 导入数据
iris = datasets.load_iris()
X = iris.data
Y = iris.target
登录后复制
然后,我们划分数据集,直接扔进XGBoost里面,建立base模型。
# 划分数据为训练集和测试集
seed = 2020
test_size = 0.3
X_train, X_test, y_train, y_test = train_test_split(X, Y, test_size=test_size, random_state=seed)
# 训练数据
model = XGBClassifier()
model.fit(X_train, y_train)
登录后复制
然后,再将XGBoost模型转换为VBA。使用m2cgen的export_to_visual_basic方法就可以直接转成VBA了。转换成其他语言脚本也是同理,非常简单。
code = m2c.export_to_visual_basic(model, function_name = 'pred')
登录后复制
核心的骚操作来了!
m2cgen不支持SAS,但我们可以把VBA代码稍加改动,就能变成符合SAS标准的代码了。而这个改动也无需手动一个个改,写一段Python脚本即可实现VBA脚本转换为SAS脚本。
改动的地方不多,主要包括:删除在SAS环境中不能使用的代码,像上面结果中的Module xxx,Function yyy ,Dim var Z As Double,还有在语句结尾加上;,这些为的就是遵循SAS的语法规则。
下面就是转换的Python脚本,可以自动执行上面所说的转换操作。
# 1、移除SAS中不能使用的代码
code = re.sub('Dim var.* As Double', '', code)
code = re.sub('End If', '', code)
# 下面操作将修改成符合SAS的代码
# 2、修改起始
code = re.sub('Module Model\nFunction pred(ByRef inputVector() As Double) As Double()\n',
'DATA pred_result;\nSET dataset_name;', code)
# 3、修改结尾
code = re.sub('End Function\nEnd Module\n', 'RUN;', code)
# 4、在结尾加上分号';'
all_match_list = re.findall('[0-9]+\n', code)
for idx in range(len(all_match_list)):
original_str = all_match_list[idx]
new_str = all_match_list[idx][:-1]+';\n'
code = code.replace(original_str, new_str)
all_match_list = re.findall(')\n', code)
for idx in range(len(all_match_list)):
original_str = all_match_list[idx]
new_str = all_match_list[idx][:-1]+';\n'
code = code.replace(original_str, new_str)
# 用var来替代inputVector
dictionary = {'inputVector(0)':'sepal_length',
'inputVector(1)':'sepal_width',
'inputVector(2)':'petal_length',
'inputVector(3)':'petal_width'}
for key in dictionary.keys():
code = code.replace(key, dictionary[key])
# 修改预测标签
code = re.sub('Math.Exp', 'Exp', code)
code = re.sub('pred = .*\n', '', code)
temp_var_list = re.findall(r"var[0-9]+(\d)", code)
for var_idx in range(len(temp_var_list)):
code = re.sub(re.sub('\(', '\(', re.sub('\)', '\)', temp_var_list[var_idx])), iris.target_names[var_idx]+'_prob', code)
登录后复制
对以上脚本分步解释说明一下。
1、开头、结尾、输出名称
前三个部分非常简单。使用正则表达式删除多余的行,然后将脚本的开头更改为DATA pred_result; \ nSETdataset_name;。
使用过SAS的同学就很熟悉了,pred_result是运行SAS脚本后的输出表名称,dataset_name是我们需要预测的输入表名称。
最后再将脚本的结尾更改为RUN;。
# 移除SAS中不能使用的代码
code = re.sub('Dim var.* As Double', '', code)
code = re.sub('End If', '', code)
# 下面操作将修改成符合SAS的代码
# 修改起始
code = re.sub('Module Model\nFunction pred(ByRef inputVector() As Double) As Double()\n',
'DATA pred_result;\nSET dataset_name;', code)
# 修改结尾
code = re.sub('End Function\nEnd Module\n', 'RUN;', code)
登录后复制
2、语句末尾添加分号
为遵循SAS中的语法规则,还需将每个语句的结尾加上;。仍用正则表达式,然后for循环在每一行最后添加字符;即可。
# 在结尾加上分号';'
all_match_list = re.findall('[0-9]+\n', code)
for idx in range(len(all_match_list)):
original_str = all_match_list[idx]
new_str = all_match_list[idx][:-1]+';\n'
code = code.replace(original_str, new_str)
all_match_list = re.findall(')\n', code)
for idx in range(len(all_match_list)):
original_str = all_match_list[idx]
new_str = all_match_list[idx][:-1]+';\n'
code = code.replace(original_str, new_str)
登录后复制
3、映射变量名称
使用字典将InputVector与变量名称映射到输入数据集中,一次性更改所有InputVector。
# 用var来替代inputVector
dictionary = {'inputVector(0)':'sepal_length',
'inputVector(1)':'sepal_width',
'inputVector(2)':'petal_length',
'inputVector(3)':'petal_width'}
for key in dictionary.keys():
code = code.replace(key, dictionary[key])
登录后复制
4、映射变量名称
最后一步就是更改预测标签。
# 修改预测标签
code = re.sub('Math.Exp', 'Exp', code)
code = re.sub('pred = .*\n', '', code)
temp_var_list = re.findall(r"var[0-9]+(\d)", code)
for var_idx in range(len(temp_var_list)):
code = re.sub(re.sub('\(', '\(', re.sub('\)', '\)', temp_var_list[var_idx])), iris.target_names[var_idx]+'_prob', code)
登录后复制
然后保存sas模型文件。
#保存输出
vb = open('vb1.sas', 'w')
vb.write(code)
vb.close()
登录后复制
最后,为了验证sas脚本是否正确,我们将sas模型的预测结果和Python的结果进行一下对比。
# python 预测
python_pred = pd.DataFrame(model.predict_proba(X_test))
python_pred.columns = ['setosa_prob','versicolor_prob','virginica_prob']
python_pred
# sas 预测
sas_pred = pd.read_csv('pred_result.csv')
sas_pred = sas_pred.iloc[:,-3:]
sas_pred
(abs(python_pred - sas_pred) 0.00001).sum()
登录后复制
可以看到,两个预测的结果基本上一样,基本没问题,我们就可以在sas中跑xgboost模型了。
总结
上面只是个最简单的示例,没有对特征处理。对于复杂的建模过程,比如很多特征工程,那就要对Python脚本进一步调整了。
以上就是本次分享的所有内容,如果你觉得文章还不错,欢迎关注公众号:Python编程学习圈,每日干货分享,发送“J”还可领取大量学习资料,内容覆盖Python电子书、教程、数据库编程、Django,爬虫,云计算等等。或是前往编程学习网,了解更多编程技术知识。
python
机器学习
数据挖掘
视频教程-完整的Python和SAS数据分析-大数据
422阅读·0评论·0点赞
2020年5月28日
python 访问sas 逻辑库,SAS | 逻辑库和SAS数据集
460阅读·0评论·0点赞
2021年4月26日
python学习笔记---linux/windows调用sas程序
875阅读·0评论·0点赞
2019年10月24日
python可以代替sas_Python、 R 语言、SAS、SPSS 优缺点比较?(转)
604阅读·0评论·1点赞
2020年12月17日
python 访问sas 逻辑库_SAS编程基础 - 逻辑库和数据集
138阅读·0评论·0点赞
2020年12月9日
服务器部署sas_如何在阿里云SAS上部署WordPress网站
1429阅读·0评论·0点赞
2020年8月29日
python和sas配合使用_太骚了!Python模型完美切换SAS,还能这么玩。。
1963阅读·0评论·2点赞
2021年1月14日
python导入sas数据集_将变量从SAS传递到Python
344阅读·0评论·0点赞
2021年2月3日
python 访问sas 逻辑库_SAS岩论 | 在Jupyter Notebook中使用SAS
429阅读·0评论·0点赞
2020年12月9日
#sas建模-建模入门介绍
2257阅读·0评论·2点赞
2019年9月18日
#sas建模-建模过程介绍
2805阅读·1评论·0点赞
2019年9月18日
python调用sas_SAS日常使用的语句预定的python表达
370阅读·0评论·0点赞
2020年12月8日
python读取sas数据集_SASpy模块,利用Python操作SAS
1432阅读·0评论·0点赞
2020年11月26日
python可以代替sas,像SAS一样转置的python数据帧
156阅读·0评论·0点赞
2021年4月27日
sas和python的区别 知乎_银行业为什么喜欢用 sas 而不是 python?
1559阅读·0评论·0点赞
2020年12月9日
python和sas代码编写_如何从SAS到python编写if语句
329阅读·0评论·0点赞
2021年1月29日
saspython知乎_pyt